售炭翁
卖炭翁原文注音
炭 艸(cǎo) 木(mù) 堆(duī) 火(huǒ)
少(shǎo) 賣(mài) 薪(xīn) 何(hé) 處(chù)?
積(jī) 雪(xuě) 松(sōng) 柏(bǎi) 乃(nǎi) 結(jié) 茅(máo) 盈(yíng) 車(chē) 之(zhī) 下(xià)。
译文及注释
炭草木堆火,少卖柴薪去哪里?
积雪松柏,便结茅草,盈车之下。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,歌颂一位居住在山间卖炭为生的老炭翁。这位老炭翁的形象充满了乡土气息,他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。
诗意深长
诗歌之中用炭、草、木、火等煤炭生产和运输的事物,描述了炭翁的生活和工作场景。同时,通过“何处?”、“盈车之下”等点睛之笔,反映了唐代农村社会经济的现状,也暗示了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差异和贫富不均的现实问题。
而“积雪松柏,便结茅草,盈车之下”这句尾联,更是诗意深长。炭翁出售的炭本是黑色的,而积雪覆盖时,则变为白色。经冬松柏常青,而生长茅草则代表春夏之际。因此,这句诗意在于指出了精神需要的不变和物质环境的转变。有生命和永恒的事物将继续存在,而事物会随着季节以及时光的流逝而发生变化。
社会背景
唐代的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,同时还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。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以及交通不通畅,煤炭是重要的生活和生产所需。因此,炭翁们的职业是占据着唐代社会重要的地位。他们生产的炭,供应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燃料。唐代社会中,社会贫富不均,像炭翁这样生活在山间且没有土地,只能靠着出售炭来维持生计。
因此,诗歌之中虽然只涉及到卖炭翁一位,却能够看到唐代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这一阶段。同时,反映了诗人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思考。
《售炭翁》这首诗,不只是描述了一个卖炭为生的老炭翁,更隐含了许多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。它体现了唐代的社会和经济情况,同时也反映了白居易作为一名文学家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。其实最让人感觉深刻的是,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仍能够在今日社会里落地生根。诗意深长而朴素,生活或许还是依旧如此不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