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盘珠玑:古诗中的含月诗句
“高山流水闲暇事,忘掉尘令心欢喜。”
——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在古诗中,以月为主题的诗句屡见不鲜。而这句出自于《归园田居》的陶渊明,是以“高山流水”为背景,以“闲暇事”为题材,以“忘掉尘令心欢喜”的儒雅风情为特色的一首自咏诗。“月”在其描写中扮演了一种“化腐朽为神奇”的作用,让人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。“夜来携手梦同游,群星灭尽月沉愁。”
——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
苏轼的这首《水调歌头》可谓是中秋节时的经典诗作。在其中,“夜来携手梦同游”这一片段中,月光的洁白沐浴着青少年们梦想中的场景,唯一引发人物内心的思考是“群星灭尽月沉愁”。它不仅仅代表了节日的柔美和人们的欢欣鼓舞,还蕴含了一份含蓄的忧虑意味。“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”
——辛弃疾《青玉案·元夕》
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独具豪情,是一首饱含着民乐的诗歌。其中“闲云潭影日悠悠”是他对月亮的入情入理的表述。人们如果生活在现在,多半会接收到一个快节奏、高频率的信息世界,对于“日悠悠”、“物换星移几度秋”的写法,一辈子几乎都不会找到与之匹配的时空感觉。 在古代诗人笔下,月的形态是变幻无常的。有清丽的,有幽深的,有沈稳的,也有婉转的;有悲伤的,有欢乐的,有孤独的,也有陪伴的。在文化传承中,人们把月份归纳为一个一个名字,月相称作“亏盈”、“上弦”、“下弦”、“满月”等。这些古诗里的月亮,所承载的是家国万千,源于民族的凝聚力与信仰,温情、祁求与离愁别绪无不鲜明地勾画出来,不断丰富着民族文化的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