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寻庄文清的人生轨迹
学术旅程
庄文清,196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。其父母均为过气的文人,对于文化人的人生追求有着丰富的思考。1981年,庄文清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,同时他也是该校第一批本科生。
1990年,庄文清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同年起,他加入了美国西北大学物理系,并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担任该系主任。自2009年起,他回到中国成为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。2021年,庄文清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。
研究领域
庄文清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凝聚态物理、相变与晶格结构。他的代表性成果有三个方面:
一是“三维凝聚态拓扑绝缘体”的预言及实验观测。该成果代表了高水平物理理论的成果转化,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很大的潜力。因此,他也被授予2017年度的“物理学诺贝尔奖”,这也是中国大陆学者在该领域获奖的首次。
二是获得红外激光导致片层材料数十个晶格模变的实验性证据,并用该现象实现光调制场效应晶体管。该成果被报道于《自然》杂志上,并在有关新一代半导体器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三是提出了扩散量子蒙特卡罗方法(diffusion Monte Carlo, DMC)中的重要模拟技巧——“分支卡的随机抽样算法”,并在实际模拟中获得了超标准量子精度。
个人成就
庄文清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赞誉,数次荣获学术奖项,包括2001年的美国斯隆研究学者、2005年的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以及2011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等。同时,他还担任了众多物理学领域重要委员会的成员,例如国际量子材料联合体科学委员会、美国知名物理学杂志《物理评论快报》的编委会等。
除此之外,庄文清还拥有多重身份:是公认的中美两国物理领域的桥梁,亦是一名思想家。他曾撰写过多篇社论,鲜明的策论观点得到了许多杂志报刊的刊载。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,庄文清密切关注着国家的动态,希望能够为抗疫做出贡献。
庄文清的人生轨迹如同一条跳跃的曲线,从大陆回归海外,过人的头脑与迷人的谈吐,共同构成了一个视野开阔而不失温度的物理学家形象。而如今,他仍在为科学家们的个人成长、物理领域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而不断努力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