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元人百科 > 广西美食(最广西的美食)

广西美食(最广西的美食)

最广西的美食

1虾仔米乙,外脆里嫩满口鲜香

说起广西美食,估计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米粉。米粉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广西美食了。但是今天推荐的是广西北海的特色美食。北海的传统特色小吃很多,有水米乙,沙谷米,鸡屎藤,大龙米乙……

然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虾仔米乙,用小虾和糯米、大米(或米粉)油炸制成,外脆里嫩,还有虾的鲜味。小时候虾仔米乙满大街都是,也不贵,才5毛钱一个。如今虾仔米乙也就只有市场或老街才有了,吃上一口,满满的童年记忆!

2黑芝麻饼,比火炉更温暖

离开广西后,再也找不到和广西横县黑芝麻饼一样令人钟情的广西味道了。那味道也许是从十字路口榕树下一个弄饼的老婆婆那儿飘来,温温、香香的,忍不住买一个趁热吃,我想这会是很多同龄的广西人放学时的一种满足。

那样一种味道,也许是从外婆家的火灶边传来。冬至时节,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烤火取暖,外婆把弄好的芝麻饼往火灶上㸆,作为大家的“茶点”,那时候觉得,外婆牌芝麻饼的味道,比火炉更暖。

“一粒芝麻一首诗”,也许广西人生活中零零碎碎的事,就像这芝麻饼上的芝麻一样,变成一首首生活的诗,一首首团圆的诗。

3卷筒粉和芋头糕,从一勺米浆开始

一碗米浆做出来的美食——卷筒粉和芋头糕,最广西,也最有家的味道。崇左江州,人们会隔夜把米泡在水里,第二天用石磨磨成米浆,一勺稠稠的米浆放在蒸托里,蒸托飘在沸腾的水上,米浆逐渐凝固,变成一张卷筒粉粉皮。

这时,把木耳肉馅撒在粉皮上,不顾烫手,赶紧用手将粉皮卷起来,沾上黄皮酱就往嘴里塞。如果哪天有多的粉皮,就会卷成白粉(就是没有肉馅的卷筒粉),第二天,用剪刀剪成一段一段,配上西红柿肉末酱汁,做成早餐。一张粉皮,两餐卷筒粉。

神奇的是芋头糕也是从那一勺米浆开始。一勺米浆的蒸托,放上切块的芋头和肉末,飘在沸水上蒸。过一会,再加一勺米浆和切块芋头,如此反复几次,最后,一勺米浆变成了有层次的芋头糕。卷筒粉和芋头糕,最传统的美食,也是最广西的味道。

4各式各样的粉,广西最地道

最广西的美食非各种各样的粉莫属。如果说炒河粉属于广州,那么各类的汤粉就只有广西最为地道。老友、螺蛳、牛腩、猪脚、粉肠、猪肉……桂北嗜辣,则放入辣椒酸笋;桂南喜清淡,就仅佐以时令青菜。不管怎样,一勺咸鲜的汤料浇入,顿觉食欲大开。

汤粉可做一日三餐,有汤有粉有荤有素,热热呼呼,汤汤水水,满足了正餐需要的营养,也符合岭南人的消化习惯。背井离乡的桂人啊,走到哪里,想家、疲累、快乐时,都会想捧起一碗热乎乎的汤粉,大快朵颐。

5田螺,夜间美食的“大哥大”

带着些许野性的田螺在最广西的美食里必须占有一席之地。田螺是广西夜间美食的“大哥大”,阿哥阿妹夜晚相约撩螺是最平常的事,百吃不腻的美食是真美食。生炒和焖煮两种做法都有众多拥护者,生炒田螺吃的是新鲜,焖煮田螺入味及鲜美的汤汁让人欲罢不能。

6里雍头菜,和梅菜榄菜一争天下

这是广西最简单又温馨的美食,它是里雍头菜。在广西人心里,它跟荔浦芋头是一个级别的。只要有家人朋友说专门带了里雍头菜或者荔浦芋头回来,眼里都会闪闪发光的!

说它简单,是因为不需要复杂的烹饪,它就能变成饭桌上一道佳肴。锅烧热,少油,半肥瘦猪肉末炒至金黄,下切碎的头菜,加水稍微焖制,片刻就香味扑鼻。说它温馨,是因为这道菜总是能让人想起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。每到夏天,天气炎热让人没有胃口。这时妈妈就会煮上一锅白粥再焖好一碟头菜,这样简单的一餐却能让人大快朵颐。

广东的梅菜、榄菜早已走向全国人民的饭桌,而里雍头菜也可代表广西与它们一争天下。里雍得天独厚的条件赋予了头菜美妙的味道,亲友之间的馈赠也赋予了它浓浓的人情味。希望有一天,它能被更多的人知道和喜爱。

7红糟酸,开启炎炎夏日的序幕

如果说广西的地道风物,我觉得作为广西人最有发言权。在桂中地区的武宣县,说到吃的,从小到大就离不了红糟酸。 红糟酸是一种腌制食物,用油粘米,再加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流传下来的红糟种子,发酵清洗反复三遍,白色的米就会发酵变红成酒糟,伴着米香酒香和开胃的酸气,肆虐整个县城的夏天。

从前家家户户一到七八月份,女人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腌制红糟,再去买来各式各样嫩姜、豆角、辣椒等蔬菜,一一清洗、晾晒,吸足阳光,释放多余的水分,等待着和红糟融合。

红糟、盐、酒、水,和蔬菜们到底以怎样的比例放入陶制的酸坛中我从未知道,各家的女掌柜自有自己的一套心得,能酿出一坛坛自家风味的红糟酸。腌制大概两个星期,揭开盖子能溢开满屋子的清爽香气,也是女主人开心的时候,一坛成功的红糟酸能赚足全家人的味蕾,开启炎炎夏日的序幕。

红糟酸的各种蔬菜可以直接吃,早餐一碗白粥配上几块嫩姜就是武宣人的生活。或是拿来烹饪其他食材,猪大肠、猪肚、鱼等等,红糟的酸香能很好地盖住味道膻浓的食材,是其他东西无法媲美的。每个异乡人总有一种心心念念的家常的味道,这才是真正的地道风物。

-END-

文丨地道风物

文章配图丨地道风物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:3237157959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相关推荐